close

兒童腸胃炎併大腸穿孔 署竹醫師呼籲提防夏日殺手


記者季從茂/新竹報導




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,日前診斷一位腸胃炎併大腸穿孔的五歲男童,照會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緊急手術後,救回一命。



小兒外科黃元惠主任表示,這位五歲男童的祖母發現小孩腹痛、腹瀉及食慾不佳已經兩天,曾到小兒科診所求診,初步診斷是腸胃炎,經過藥物治療之後,病情沒有明顯改善,且出現發燒的症狀,於是轉介到該院小兒科急診做進一步診斷及治療。小兒科急診醫師診察後,發現小孩腹部輕微腫脹,驗血報告顯示白血球及發炎指數均超過正常值,X光檢查看到有部分阻塞和脹大的大腸腸氣,認為腸胃炎情況較為嚴重,收住院治療及檢查。



經過一天的藥物治療,小孩的病情無明顯改善,且腹部腫脹更為厲害,再次腹部X光檢查看到腹內出現游離空氣,懷疑這位男童是急性腸胃炎併發腸胃穿孔,於是照會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,黃醫師診察後認為男童的症狀是腸胃穿孔併發腹膜炎的特徵,有致命的危險,立刻安排緊急手術治療。



手術中發現,男童腹腔內已有二百毫升的膿液,原因是腸胃炎造成大腸穿孔,經手術清除堆積在腹腔內的膿瘍及做人工肛門造廔後,男童第五天即可進食,二週後出院回家,恢復良好。細菌培養結果是一般的腸內菌--大腸桿菌,並沒有發現其他致病菌。



黃元惠主任表示,會造成兒童腸胃穿孔常見的致病菌是沙門桿菌、赤痢桿菌、彎曲桿菌或阿米巴原蟲等。一般性腸胃炎,造成大腸穿孔的案例並不多,新竹醫院曾經治療過五個案例,發生率低於百分之一。



黃元惠主任指出,夏日兒童腸胃炎常見原因是吃入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,如被雞糞便污染的雞蛋、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的奶製品或魚肉類食品、微波爐加熱的食物中心溫度不夠熱、在遊樂場或游泳池接觸到不乾淨的水等,都有可能造成細菌性腸胃炎。另外一類急性腸胃炎是病毒感染,輪狀病毒是引起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原體,除此之外,可引致胃腸炎的病毒還有腺病毒、腸病毒、手足口病毒等。



黃元惠主任提醒家長,平常需保持個人清潔衛生,隨時注意勤洗手;食物及飲水需充分加熱煮沸;全家出遊踏青時,不可生飲山泉水、溫泉水或地下水,才能預防腸胃炎的感染。若不幸發生腸胃炎,因嘔吐及腹瀉喪失太多水份,必需盡快帶小孩到醫院給醫師診治,必要時醫師會用靜脈注輸液以補充的水分,甚至住院治療及檢查是否感染致病菌。

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

夏日炎炎,食物很容易壞,


寶寶如果吃到受污染的食物,或是隔餐壞掉的食物(比較常見),


就容易造成細菌性腸炎(就是吃壞肚子囉!!),


初期症狀幾乎和病毒性腸炎類似...(例如: 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、諾瓦克病毒)


發燒、腹痛、血便、腹瀉... 如果症狀都那麼明顯,那就好辦了!!


實際上很多細菌性腸炎剛開始的症狀都不會太厲害,


還是要留意並仔細觀察症狀變化診斷出來...


 


要避免感染,還是要從飲食衛生做起:


不要給寶寶(小朋友)吃過期、不新鮮的東西,不要生食(要煮熟),


--- 例如早餐買的三明治(有煎蛋)沒馬上吃完,放了一上午才吃... 


料理食物要注意洗手和清潔,手有受傷要戴手套以免汙染食物,


--- 手上有傷口化膿,污染的食物吃下肚...


生食、熟食要分開,水源也要注意清潔,


--- 拿山泉水來喝,又不煮開... 寄生蟲 可開心的咧 !!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annshaohung 的頭像
    liannshaohung

    小練醫師的診療室

    liannshao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