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有寶寶發燒,可是除了喉嚨一點紅以外,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,精神也還不錯,
就在第二天,發燒時突然開始抽筋,眼睛上吊、手腳抽動、沒意識...
被送到醫院前就停止抽動了,過了半小時,才慢慢醒過來,
在醫院打了點滴、給退燒藥以後,因為觀察呼吸心跳和症狀都還正常,
而且醒過來精神也和平常一樣,
爸媽急的要命,他醒來還有點莫名奇妙的表情...
因為發作的症狀和過程,醫師判斷是 "熱性痙攣" 引起寶寶抽筋...
熱性痙攣是什麼?
簡單的說,就是寶寶因為 "發燒" 而引起抽筋,
典型的熱性痙攣多半出現在6個月到6歲之間,發燒可能會全身的抽筋(不超過十分鐘),意識不清,
但是抽筋之後,精神和平時一樣,而且之後一天就不大會再發生(以後發燒還是有可能),
通常過了5-6歲,腦部發育更成熟,就不再發生(極少數會延續到長大),
以後變成 "癲癇" 的機會小於1%,所以算是很"良性"的抽筋...
但是如果遇到複雜型的熱性痙攣,例如抽筋太久(>15分鐘)、抽筋頻率較高、年齡和典型的熱性痙攣不符...
那 "癲癇" 的機會明顯增加,大約10%。
另外熱性痙攣和發燒有關,但是重要的是,要去找發燒的原因...
而且要注意,如果精神活力不好,或是頭痛、嘔吐太厲害,
要小心可能是腦膜炎或腦炎引起抽筋,而不是熱性痙攣囉!!
衛教單張:
熱 性 痙 攣 分 類
單純型熱性痙攣(約0.9%為癲癇的體質):
1. 發生年齡常介於6個月及6歲之間。
2. 痙攣時肛溫為39℃ 以上者,或全身性的痙攣表現。
3. 痙攣常發生在開始發燒後24小時內者;一次痙攣在15分鐘以下者。
4. 同一次的發燒常導致一次的痙攣現象。
複雜型熱性痙攣(約10%為癲癇的體質):
- 發生年齡小於6個月或大於6歲。
- 痙攣在肛溫39℃ 以下者,或是局部性痙攣表現。
- 痙攣常發生在開始發燒後24小時以上者;一次痙攣在15分鐘以上者。
- 同一次發燒導致兩次或兩次以上的痙攣。
單純型熱性痙攣多半為良性的,到一定年齡就會痊癒,一般不需要抗癲癇藥物治療,只需特別注意孩童生病時的體溫變化,適時使用退燒藥。
複雜型熱性痙攣並非等於癲癇,若孩童有發育遲緩或近親患有癲癇,可做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,以了解是否有其他神經的異常。
處 理 痙 攣 時 的應 變 方 法
讓孩童側躺,確定呼吸道暢通,讓口水和食物自行流出,勿拿東西或用手給小朋友咬,也不要硬扳開嘴巴(咬到舌頭或嘴唇並不會造成生命危險,只要發作停止後再擦藥即可),應馬上送醫,同時需注意發作經過和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