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不大想寫腸病毒,
因為夏天比較多,而且報章雜誌常有,
去google一下,應有盡有, "腸病毒搜尋",不需要再多提,
只是剛好最近兩個禮拜還真有不少,小孩、大人、大學生...
那還是說一下好了...
1. 為什麼叫"腸"病毒,原因是這類病毒都會先跑去腸胃孳生,然後再發病,
而且會從大便再排出病毒傳染其他人,(所以要多洗手!!)
常見病毒是克沙奇病毒和依科病毒,另外小兒麻痺病毒也是腸病毒的一種喔!
2. 腸病毒最常造成的兩個病,一個叫咽峽炎(喉嚨口腔破皮發炎),另一個是手口足病(口腔破皮外加手、腳、身上起紅疹)
其他較嚴重的病包括:腦膜炎、腦炎、心肌炎、肋膜炎... 厲害一點就是重症了!!
3. 重症發生跟病人抵抗力、病毒毒性都有關係,不一定;年紀較小的寶寶是比較危險,但是大人和大小孩不代表一定沒事(碰過10歲以上重症的小朋友),所以發病的過程中都要注意...
4. 因為喉嚨會破皮,所以吃東西、喝水、甚至吞口水都非常非常痛,(相信我,叔叔至少得過三次腸病毒,痛翻了!!),所以寶寶晚上一定睡不好(晚上每幾分鐘就會吞一次口水)、吃不好(根本不敢吞東西)、精神不好(晚上不好睡,精神怎麼會好的起來)、猛流口水(口水不敢吞),所以可以用退燒止痛藥改善(效果有限),喝冰一點的飲料或食物,酸的千萬不要,尤其是果汁,綠茶效果還不錯(當年就靠幾瓶綠茶撐了下來),或是可以用止痛噴劑改善。
5. 破皮不一定會第一天出現,通常發病第2-3天才看的到,3-5天最痛,7-10天才完痊癒合不痛,有些寶寶5-6天之後就比較能吃東西。
6. 腸病毒沒有特效藥,所以所有藥都是症狀改善為主。
常見病症請參考:
2010/06/26
最近還看到好幾個 "手口足病" 的小朋友,可是喉嚨就是沒破皮...
為什麼知道這些是腸病毒,因為家裡一起來的其他人症狀就很明顯,
只有這幾個,光長疹子而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