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自己看醫生的時候
從來也沒想過要知道自己吃的藥是什麼
反正會好就好了(還好也沒生什麼大病...)
過去醫生大概也不會去跟你解釋需要做什麼治療或用藥
噓寒問暖一下,也就OK了(也有那種先把病人訓斥一下的!)
現在醫藥資訊就透明許多用藥資訊幾乎都可以在藥單或藥袋上看到
網路一查,google一下,作用、副作用多半都找的到
對一般民眾用藥安全來說,算是好事
只是有時總會遇到些解釋說不清的狀況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像是有一些皮膚癢的病人,開抗組織胺鼻水藥(有止癢、抗過敏效果)
就會被問沒有流鼻水為什麼要吃鼻水藥...
藥物副作用寫著會"嗜睡"(現在很多都改寫成"思睡")
醫生又會被罵一次,"會昏睡的藥,為什麼藥給我吃..."
如果遇到些比較敏感的藥,像是類固醇
有時病人連吃都不吃就丟掉
甚至還回來怪你為什麼要開"毒藥"給我吃...(大人冤枉ㄚ)
也難怪有的醫院乾脆把類固醇寫 "消炎藥"、或是"皮質醇" (PS: 類固醇才是真正的消炎藥,抗生素是殺菌藥)
所以現在很習慣從頭到尾跟病人報告,甚至治療方針一起說
不然還真有碰過有病人拿藥單給外面藥局看,擺一道: "用那個藥不好...(鼻噴劑)"
或是那種類固醇吃的很頻繁,還是不肯用氣管噴劑的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國內各大醫院或是Kingnet網路醫院幾乎都有網路的藥物查詢平台
甚至連圖片都有
下次看病拿藥也可以先看看
當然有問題還是要先問醫師啊..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