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幼兒園好幾個小朋友感冒了...


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水... 還好精神、活力還不錯 (還會請叔叔吃西瓜、香蕉...的"拼圖")...


幾個小朋友聽起來呼吸除了有些痰聲, 還多了點 "喘鳴"(wheezing) --> 症狀和過程看起來就是 急性細支氣管炎 (acute bronchiolitis)...


一般來說,急性細支氣管炎 比較常出現在 兩歲以內的小朋友...


因為他們的 "細支氣管" 比較細,如果發炎起來就容易水腫,氣管口徑變小以後,呼吸就會比較不順,厲害一點就出現"咻咻"的"喘鳴"聲,跟氣喘發作起來的症狀會有一點像。


小朋友較厲害時有的會一直咳嗽,甚至咳到會吐、呼吸急促、缺氧等等,當然也有那種症狀比較輕,非得要用聽診器聽,才聽到一點"喘鳴"聲。


多數造成 急性細支氣管炎 的原因是 病毒感染 (就是感冒啦!!),其中呼吸融合病毒(RSV)最常被提起(考試常考),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,其他單純感冒病毒(鼻病毒)也很容易引起 急性細支氣管炎。


治療上主要還是用症狀治療,咳嗽、化痰、鼻水藥,另外支氣管擴張劑可以讓寶寶呼吸較輕鬆,有時咳嗽也會比較少,少數合併其他問題,像是中耳炎、扁桃腺炎、或是懷疑有肺炎跡象(痰多、高燒)時,會加上抗生素(殺菌藥)一起用,有一些本身有過敏體質的(異位性皮膚炎、過敏性鼻炎)可能要加上類固醇(消炎藥)才會穩定,極少數有先天性心臟病容易心臟衰竭的寶寶,會加上抗病毒藥物治療。


比較討厭的是,多數寶寶咳嗽都會比較久一些(很多甚至超過2星期),年紀越小有時治療起來會較麻煩,而且更慢好。


另外其他病,像是氣喘、肺炎、百日咳、鼻竇炎(2歲以內很少)、心臟衰竭、胃食道逆流...等等, 有時也會出現像 急性細支氣管炎 的症狀,需要持續觀察來排除和治療。


國內研究發現3歲前如果出現 急性細支氣管炎 頻率過高 (超過三次以上),3歲以後被診斷為氣喘的機會較高(尤其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、過敏性鼻炎),當然,大部分寶寶過了3歲就比較不會發生 急性細支氣管炎 。


總之,爸媽和老師們辛苦囉!!


延伸閱讀:


APP guideline


小兒呼吸道感染 


小兒科常見感染性疾病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annshao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