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肺復甦術(CPR)做了更新的同時,
兒童急救部份也有一點新的建議... Circulation: PBLS
主要修改的部份和成人CPR一樣,簡化流程並鼓勵旁觀者早期協助做胸部按壓(C),
所以雖然呼吸道暢通(A)和給予人工呼吸(B)對於兒童還是很重要,
先給胸部按壓的"CAB"順序,在小朋友也被接受,(新生兒、嬰兒還是以人工呼吸為先)
1. 確定病患在安全的環境下,開始評估是否需要CPR(檢查有無意識),若現場有其他人,可同時找救兵...
2. 若無意識,但有呼吸,可以維持"復甦姿勢",等待救援; 若無呼吸,或只剩喘息(gasping),就要胸部按壓了(C),
3. 胸部按壓速度和成人一樣,100下/分鐘,深度約1/3胸部深度或是嬰兒4公分、小孩5公分左右,要回彈完全,且持續不要中斷,連續30下後,處理呼吸道和給予人工呼吸,(或持續只做胸部按壓)
4. 嬰兒按壓位置和方式如上圖: 約在乳頭連線下一指幅,下1/3的胸骨處; 大小孩用單手或雙手
5. 呼吸道處理和人工呼吸方式跟過去建議一樣,但是胸部按壓:呼吸次數,都統一"30:2",兩人作CPR時也可以用15:2...
看到這邊,會發現幾乎和成人CPR差不多了,對於初學者來說,輕鬆不少耶!!
除了急救流程本身之外,兒童心肺復甦術文章一開始就分析,
小朋友會需要到CPR急救,<1歲的嬰兒較常見的原因是先天性異常、早產兒的併發症和嬰兒猝死症候群;
大於1歲以上兒童多數是因為意外傷害,尤其是車禍...
所以CPR指引從以前到現在都沒變的,是把"預防"放在兒童生命之鏈的最前端,
後面跟成人一樣,多了"心肺復甦後照顧"...
至於醫療人員的PBLS及進階兒童救命術(PALS),還有很多細節有修改,這裡就不多寫了...
醫療人員的PBLS